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情节是影响定罪和量刑的一个独立因素,包括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包括了犯罪后的态度,具体是指加害人在犯罪后积极悔罪、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危害影响、真诚求得被害人谅解等行为,这些行为大多是刑事和解的内容,因而刑事和解可以视为影响量刑的酌定从轻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伤害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法院往往将被害人损失得到赔偿并出具谅解书作为被告人有悔罪表现进而判处缓刑的条件之一。
“现在真是后悔莫及!作为村里的一把手,这么多村干部集体犯错,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愧对组织,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群众……”面对审查人员,官启兴悔恨交加。
《钟翰林侮辱国旗及非法集结罪成 判监4个月》1月6日晚上9点多,钟老板已经打算入睡,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看到邻居小伙脸色苍白,整个人靠着门边,朝他说吃不消了吃不消了。钟老板走进去他家一看,小伙母亲穿着睡衣,口吐白沫躺在床上,已经昏迷了。




